ubuntu dep,Ubuntu软件中心
如何制作定制的ubuntu镜像
具体操作如下:
一、从零开始构建Ubuntu-Server系统安装镜像
1)、Debian-installer--initrd.gz、vmlinuz和isolinux/的制作
Debian-installer是Debian的系统安装程序,ubuntu的server和alternate版都是使用Debian-installer作为系统安装程序。Debian-installer是一种字符界面的安装程序,可以对系统安装的软件包进行定制。
1、使用Debian-installer的ubuntu分支的源码
2、安装构建Debian-installer的依赖包:sudoapt-get build-dep debian-installer
3、创建debian-installer所需的源列表sources.list.udeb.local,构建debian-installer时会根据本机的sources.list生成所需的sources.list.udeb,可根据需要创建合适的sources.list.udeb.local来代替sources.list.udeb。
例,在debian-installer源码/build/下建立sources.list.udeb.local,其内容如下:
debcopy:/home/xin/work/version/debian-installer/build/ localudebs/
deb raring main/debian-installer
deb raring-securitymain/debian-installer
deb raring-updates main/debian-installer
deb raring-proposedmain/debian-installer
4、根据需要(光盘启动、硬盘启动和网络启动等)构建带有debian-installer的内核文件,例如:makebuild_cdrom_isolinux
结果将在dest/目录下生成如下文件:
├── cdrom
├──debian-cd_info.tar.gz
├── initrd.gz
└── vmlinuz
其中debian-cd_info.tar.gz内容为光盘启动所需的syslinux相关文件,也可供debian-cd使用自动生成光盘镜像。
5、定制:
config目录下修改给之文件可具体对内核等功能进行配置,具体有待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析。
2)、debootstrap&mksquashfs--filesystem.{manifest,size,squashfs}的制作
filesystem.squashfs是由debootstrap生成的ubuntu基础系统经过mksquashfs打包而成。
1、生成标准ubuntu基础系统:sudodebootstrap raring./testfs
2、为安装系统时增加自定义的包集合菜单
3)、光盘引导--isolinux/的制作
isolinux/下为光盘引导的相关文件,可使用debian-installer生成的debian-cd_info.tar.gz提供的文件,也可使用自定义引导程序。
4)、自动化安装系统--preseed/的制作
preseed/下放置的是各种自动化安装系统的seed文件,可根据需要按照相关规则编写seed文件,ubuntuserver所使用的为ubuntu-server.seed。在引导参数中需指定seed文件。
5)、光盘中源的软件包--pool/的制作
pool/下是光盘中本地源的所有软件包,软件包按照源的标准文件结构放置。使用apt-move工具可将指定文件夹下的所有软件包按照源的标准文件结构放置,即可生成所需的pool目录。Apt-move是一个专为已下载到/var/cache/apt/archives的软件包生成debian软件包仓库文件结构的工具。光盘中所携带的所有软件包之间必须没有冲突并有完整的依赖关系,同时不能和debootstrap生成的基础系统中已安装的软件包有冲突。
6)、光盘中源的包列表--dists/的制作
dists/下是光盘中本地源的包列表,其中至少应包含两个包列表:1)光盘中所有供系统安装的.deb包的包列表(Packages),2)Debian-installer所需的.udeb包的包列表。
7)、光盘信息–.disk/目录
.disk/目录下为记录一些光盘属性的文件,此目录是制作镜像所必须的。debian-installer会读取其中信息以判断是否为ubuntu的系统安装盘。
8)、 simple-cdd--自动化构建ubuntu-server系统安装镜像
simple-cdd可以根据配置文件,利用Debian-installer和Debian-cd等工具自动构建ubuntu-server系统安装镜像。(由于这些软件默认配置都是针对Debian的,具体配置和使用还有待分析)
Ubuntu的aptitude与apt-get的区别和联系
Ubuntu的aptitude与apt-get的区别和联系:
aptitude与 apt-get一样,是 Debian及其衍生系统中功能极其强大的包管理工具。与 apt-get不同的是,aptitude在处理依赖问题上更佳一些。举例来说,aptitude在删除一个包时,会同时删除本身所依赖的包。这样,系统中不会残留无用的包,整个系统更为干净。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常用 aptitude命令,仅供参考。
命令作用
aptitude update更新可用的包列表
aptitude upgrade升级可用的包
aptitude dist-upgrade将系统升级到新的发行版
aptitude install pkgname安装包
aptitude remove pkgname删除包
aptitude purge pkgname删除包及其配置文件
aptitude search string搜索包
aptitude show pkgname显示包的详细信息
aptitude clean删除下载的包文件
aptitude autoclean仅删除过期的包文件
当然,你也可以在文本界面模式中使用 aptitude。
有的问题 apt-get解决不了,必须使用 aptitude解决,有的问题,用 aptitude解决不了,必须使用 apt-get
aptitude解决得更好的地方: install, remove, reinstall(apt-get无此功能), show(apt-get无此功能), search(apt-get无此功能), hold(apt-get无此功能), unhold(apt-get无此功能),
apt-get解决得更好的地方: source(aptitude无此功能), build-dep(低版本的aptitude没有build-dep功能)
apt-get跟 aptitude没什么区别的地方:update, upgrade(apt-get upgrade=aptitude safe-upgrade, apt-get dist-upgrade=aptitude full-upgrgade)
Ubuntu如何使用source命令执行文件
在Ubuntu系统中,source命令是一种便捷的工具,能够即时应用文件内的配置设置,无需重启系统。本文将详细说明如何使用source命令执行文件。
使用方法如下:
source filename或. filename
source命令的另一功能是,对于经常需要编译系统核心的用户来说,可以将一连串的命令整合成一个文件,然后通过source命令一次性执行,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例如:
make mrproper
make menuconfig
make dep
make clean
make bzImage
……
假设在linux源代码目录下,如/usr/src/linux-2.4.20中,创建了一个名为make_command的文件,将上述命令输入其中:
make mrproper&&
make menuconfig&&
make dep&&
make clean&&
make bzImage&&
make modules&&
make modules_install&&
cp arch/i386/boot/bzImage/boot/vmlinuz_new&&
cp System.map/boot&&
vi/etc/lilo.conf&&
lilo-v
文件创建完毕后,每次编译核心时只需在/usr/src/linux-2.4.20目录下执行:
source make_command
即可完成一系列操作。
同时需注意,&&命令用于顺序执行多个命令,只有前一个命令成功执行后,才会执行下一个命令。
若执行source命令时出现"command not found"提示,可能是环境变量配置错误导致的。通过在终端执行:
export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root/bin
即可修复环境变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