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12.04 flash,ubuntu source

大家好,关于ubuntu 12.04 flash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ubuntu source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ubuntu-12.04.1-dvd-i386这是桌面版吗

用解压软件打开ISO镜像文件,

镜像的根目录下面有个README.diskdefines文件,提取出来用文本编辑器打开,

可以了解该镜像的版本信息了,i386是指32位系统,amd64是指64位系统。

再到镜像的子目录preseed里面,有个ubuntu.seed这样的几个seed文件,同样提取出来,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如果有desktop的字样,说明这是个桌面版,可以安装桌面。

或者是server版,或者是alternate版

电脑安装用u盘ubuntu如何使用u盘装ubuntu操作系统

Ⅰ如何使用u盘装ubuntu操作系统

使用u盘装ubuntu操作系统操作步骤为:

(1)制作启动U盘:

A、到实体店买个容量8G以上的品牌U盘。启动U盘制作工具本身只需500MB左右,再复制进系统文件,大约占用3-4GB,制作完成后剩余空间还可用于个人数据读写。

B、上网搜索下载老毛桃或大白菜等启动U盘制作工具,将U盘插入电脑运行此软件制作成启动U盘。

C、到系统之家或类似网站下载ubuntu操作系统的GHO文件(如果下载的是ISO文件,可从中提取出GHO文件)或ISO文件,复制到U盘或启动工具指定的U盘文件夹下(如老毛桃启动U盘制作工具要求将GHO文件放置在U盘根目录下的GHO文件夹下,ISO文件放置在ISO文件夹下)。

也可以上网搜索下载ISO格式的系统镜像文件(内含GHO系统文件或完整的系统安装文件),通过ultraiso等工具释放到U盘制作成包含系统的启动U盘。

(2)设置U盘启动:

A、开机后,当出现主板自检画面或品牌LOGO画面时,快速而连续地按BIOS热键(不同品牌型号电脑BIOS热键不同,笔记本一般为F2键,台式机一般为DEL键)进入BIOS设置界面。

B、按左右箭头键移动并回车进入BOOT(或startups)选项卡,通过按上下箭头键选择启动选项、按+或-键移动启动选项,以设置U盘(有USB-HDD、USB-FDD等不同格式,优先选择USB-HDD)为第一启动项并回车确定(注:部分电脑需要在此时插入U盘进行识别才能设置)。部分老主板需要进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选项卡后,在“1st Boot Device”处回车,再选择USB-HDD。

部分新主板支持EFI,开机后连按F12或F11进入启动选项菜单,可不进BIOS界面直接选择U盘(事先插入U盘即识别出来的U盘的型号)或Generic Flash Disk(通用闪存盘)或Removable Device(移动磁盘)启动电脑。

C、按F10保存并退出BIOS,电脑会自动重启。如果成功从U盘启动,则会显示U盘功能菜单。

(3)U盘重装系统:

进入U盘功能菜单之后,会出现两个选项,第一个试用ubuntu操作系统,选中后将直接从U盘运行该系统,如果认为合适,再重启电脑,回到此选项画面时,再选择第二个选项,即安装此系统。

Ⅱ用U盘安装Ubuntu的快速方法

用Linux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做谈念Ubuntu吧,很多朋友都是用光盘来安装的,下面就说说用U盘安装Ubuntu方法:

一、首先下载syslinux文件,解压出syslinux.exe;到ubuntu官网去下载最新版本的iso格式的ubuntu光盘镜像。

二、1G以上的U盘,然后格式化,格式成fat32或者fat或ntfs的都行。

三、在侍雀cmd下执行syslinux.exe-f g:其中g:表示我的u盘盘符.(cmd的命令行一定要转到syslinux.exe文件夹所在的位置)

四、将initrd.gz vmlinuz syslinux.cfg ISO文件拷贝到U盘。

(打开下载后光盘镜像(一般的压缩软件都可以打开),把里面的isolinux文件夹下的全部文件(都是一些散碎的小文件)都拷到U盘根目录下。并把这些文件中的`isolinux.bin和isolinux.cfg分别纯困重命名为syslinux.bin和syslinux.cfg。接着再把iso镜像文件中的所有文件都解压到U盘的根目录下)

五、这样就可以安装了,插上刚刚的U盘,重启电脑。一般电脑都会默认优先启动U盘,如果没有的话,电脑刚刚启动引导的话,就会有提示设置boot请单击哪个键,选择带Usb的那一项就可以了。

Ⅲ怎么使用u盘安装ubuntu

安装步骤

首先我们要来下载Ubuntu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下载可以到Ubuntu的中文官方网站进行下载,也可以到其他的软件网站进行唤困下载,但是到其他地方下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大型的软件网站,以免中毒,下载的时候注意下载ISO格式的。

Ⅳ如何使用 U盘安装 Ubuntu操作系统

使用 U盘安装 Ubuntu操作系统的操作步骤如下:

1、到系统之家或类似网站下载Ubuntu的ISO镜像文件保存到硬盘。

2、运行ultraiso或类似工具释放此ISO文件到U盘制作成包含系统的启动U盘。

3、设置U盘启动:

A、开机后,当出现主板自检画面或品牌LOGO画面时,快速而连续地按BIOS热键(不同品牌型号电脑BIOS热键不同,笔记本一般为F2键,台式机一般为DEL键)进入BIOS设置界面。

B、按左右箭头键移动并回车进入BOOT(或startups)选项码蠢卡,通过按上下箭头键选择启动选项、按+或-键移动启动选蔽模态项,以设置U盘(有USB-HDD、USB-FDD等不同格式,优先选择USB-HDD)为第一启动项并回车确定(注:部分电脑需要在此时插入U盘进行识别才能设置)。部分老主板需要进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选项卡后,在“1st Boot Device”处回车,宏源再选择USB-HDD。

部分新主板支持EFI,开机后连按F12或F11进入启动选项菜单,可不进BIOS界面直接选择U盘(事先插入U盘即识别出来的U盘的型号)或Generic Flash Disk(通用闪存盘)或Removable Device(移动磁盘)启动电脑。

C、按F10保存并退出BIOS,电脑会自动重启。

4、U盘重装系统:安装Ubuntu有两个选项:一是直接在U盘上运行Ubuntu系统,一是安装Ubuntu系统到硬盘。根据提示进行相应操作即可。

Ⅳ如何使用U盘安装Ubuntu

1.准备1个U盘(容量需根据系统镜像文件的大小而定);

2.在可以上网、没有病毒的正常windows系统的电脑上,按以下步骤制作系统安装U盘:

2.1下载UUI软件;

2.2下载Ubuntu官方原版的系统安装镜像文件(ISO格式);

2.3将U盘插好;

2.4在磁盘管理器中,将U盘的主分区(如果没有需要先建立)设枯梁胡置为活动分区;

2.5启动UUI,将镜像文件(ISO格式)刻录到U盘中(U盘文件系统选择FAT32);

3在需要安装系统的电脑上:

3.1插好U盘;

3.2开机后有两种操作方法:

第一是进入主板设置界面将U盘设置为第一引导设备,然后保存并重启(所有的主渣缺板都可以,而且比较老的主板只能用这种方法);

第二是在引导菜单中选择从U盘启动(适用于不是很古老的大部分主板)。

注意:至于按哪个键(或组合键)进入主板设置界面或引导设备选择菜单,各品牌的主板是不一样的,需要开机时看屏幕提示或查阅主板说明书没拦。

3.3开始安装系统,接下来按照提示继续安装。

Ⅵ怎样用优盘安装ubuntu操作系统

从U盘安装系统

上一篇博客中我们提到过,虽然 Ubuntu的发行安装方式众多,我们仍然推荐从硬盘开始安装。另一方面比起光盘,相信很多同学也了解U盘的优势:易于携带,保存,复制。这里不再敷陈,我们就从制作启动U盘说起。

1.下载 Ubuntu ISO文件

访问 Ubuntu的官方下载页面,选择相应版本。一般而言它的版本有桌面版,服务器版,32位,64位,LTS,非LTS之分。所谓 LTS(Long Term Support)指的是长时间支持版本,并不是每一个新版本的 Ubuntu都是 LTS版本,譬如,最新的 12.10版本就不是 LTS版本,12.04就是答弯 LTS版本,12.04之前的 LTS版本要追溯到2010年4月发布的 10.04,同时主版本号代表发布的年份,次版本号代表发布的月份,例如:12.04表示2012年4月发布。一般来说,推荐下载最近的 LTS版本会得到更好的官方支援。这里我们推荐安装 12.04的64位桌面版(命名方式:ubuntu-12.04.1-desktop-amd64.iso),官方支持长达5年之久,基本上已经超过了用户当前硬件的预期使用寿命,也就是说你在换下一台PC之前无需更换操作系统。如果官方站点的下载速度清雀闷较慢,你也可以搜索国内的一些镜像网站加速下载过程。譬如网易镜像

2.从 Windows制作启动U盘

在 Windows下访问 Universal USB Installer的主页,这个Ubuntu官方推荐的绿色小工具就是帮助用户在手头没有 Ubuntu的情况下,使用 Windows来制作启动U盘。这个页面不仅包括了工具的下载链接,同时也包含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同学们准备好1G容量以上的U盘和刚才下载到的ISO文件,按部就班操作即可。制作U盘的时候注意相应的岁州选项,按我个人的经验它制作出的启动U盘质量相当高,甚至超越了Ubuntu下自带的工具。

3.从 Ubuntu制作启动U盘

如果你手头有一台安装完毕的 Ubuntu系统,你也可以通过启动 Startup Disk Creator这个系统自带的工具制作启动U盘。注意如果你是跨版本的制作相应的启动盘可能会存在问题,笔者曾经在Ubuntu 10.04下使用这个工具制作基于12.04 ISO的启动盘,结果启动盘无法启动电脑,花了一个晚上才搞清楚原来是跨版本引发的问题,最后切换到 Windows下的 Universal USB Installer才解决问题。

4. Ubuntu分区推荐方案

在安装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 Ubuntu桌面系统的分区方案。

要了解分区方案,先从 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说起。使用 Windows系统的用户都知道,Windows系统先有分区的存在,然后在不同的分区下创建文件目录结构。于是我们看到诸如 C:\Windows D:\Downloads之类目录,也就是说每一个目录首先是存在于某个分区的。Linux系统则相反,它首先确定有目录的存在,例如:/,/usr,/media/usb,/media/cdrom,/disk然后才确定这个目录上挂载的是哪个分区(甚至挂载的可能是CDROM, USB等外设以及ISO光盘镜像文件:类似 Windows下虚拟光驱的作用)。访问某个目录,实质上就相当于访问挂载在这个目录上的分区,外设或者光盘镜像文件。我们在上一篇博客中提到过一个系统存储重要数据的目录:/home目录,在通常的最佳实践中,可以把这个 home目录作为一个单独的挂载点,挂载一个独立分区。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系统分区如果损坏,幷不影响到/home分区所在的数据。这些数据通常非常重要,包括有你常用的软件,重要的文档以及各类软件的配置信息,反过来我们也鼓励把重要的数据存放在/home目录下,使得他们保存在系统分区以外的分区,避免因为系统的问题受损。

在重装系统,或者升级系统以后,/home分区的数据可以得到保留,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软件安装和重新配置的耗时工作。

在日常备份的工作中可以选择只备份/home分区所在的数据,避免做全盘的备份。

我自己就曾经因为在两年前安装Ubuntu 10.04的时候只分了一个分区,把/home目录下的数据和系统文件存储在了同一个分区下,导致在安装Ubuntu 12.04的时候,在没有第二个分区和第二台电脑用来备份/home目录数据的情况下,忍痛将整个系统连同/home目录里的数据全部格式化,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所以一般来说一个 Ubuntu的系统在安装之初应该有三个分区,他们分别是挂载于根目录:/, home目录:/home的两个分区以及 swap分区。swap分区是指虚拟内存的交换区,一般设置为实际内存容量的两倍大小即可。

假设你有一台500G硬盘,2G内存的PC,那么比较好的分区分配方案是:根目录所在分区分配50G左右, swap分区分配4G,剩余空间全部留给/home所在分区即可。

5.安装注意事项

在安装之前,记得备份本机重要数据。在电脑上插入启动U盘后,选择从U盘启动计算机:大多数电脑可以在出现启动画面的时候按F12选择启动媒介,此时选择U盘即可。之后一路安装 Ubuntu会比较顺利,但是以下几个地方仍然需要注意:

在 Installation type界面选择 Something else选项,这样你才有机会调整,保留现有分区以及分区上的数据,并将多个分区挂载到同一个系统的不同挂载点(上文所述的根目录和home目录)【推荐】。

选择 ext4文件系统格式作为 Linux的文件系统格式。

三个分区大小可按上个小节分配,根目录分区大小不必过大,50G至多,如果硬盘本身不大,只分配15G问题也不大。大多的数据应该存放在/home,因此/home所在分区应该足够大。

Installation type界面中 Device for boot loader installation选项列表中记得选择硬盘所在条目一般是:/dev/sda,笔者安装 12.04时因为不慎选择了 USB所在媒介:/dev/sdb导致安装完毕后只有插着USB才能启动系统,悲剧!

大致的效果图如下(忽略分区尺寸一项,随意填的)

摘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顾金鑫

链接:

来源:知乎

从U盘安装系统

上一篇博客中我们提到过,虽然 Ubuntu的发行安装方式众多,我们仍然推荐从硬盘开始安装。另一方面比起光盘,相信很多同学也了解U盘的优势:易于携带,保存,复制。这里不再敷陈,我们就从制作启动U盘说起。

1.下载 Ubuntu ISO文件

访问 Ubuntu的官方下载页面,选择相应版本。一般而言它的版本有桌面版,服务器版,32位,64位,LTS,非LTS之分。所谓 LTS(Long Term Support)指的是长时间支持版本,并不是每一个新版本的 Ubuntu都是 LTS版本,譬如,最新的 12.10版本就不是 LTS版本,12.04就是 LTS版本,12.04之前的 LTS版本要追溯到2010年4月发布的 10.04,同时主版本号代表发布的年份,次版本号代表发布的月份,例如:12.04表示2012年4月发布。一般来说,推荐下载最近的 LTS版本会得到更好的官方支援。这里我们推荐安装 12.04的64位桌面版(命名方式:ubuntu-12.04.1-desktop-amd64.iso),官方支持长达5年之久,基本上已经超过了用户当前硬件的预期使用寿命,也就是说你在换下一台PC之前无需更换操作系统。如果官方站点的下载速度较慢,你也可以搜索国内的一些镜像网站加速下载过程。譬如网易镜像

2.从 Windows制作启动U盘

在 Windows下访问 Universal USB Installer的主页,这个Ubuntu官方推荐的绿色小工具就是帮助用户在手头没有 Ubuntu的情况下,使用 Windows来制作启动U盘。这个页面不仅包括了工具的下载链接,同时也包含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同学们准备好1G容量以上的U盘和刚才下载到的ISO文件,按部就班操作即可。制作U盘的时候注意相应的选项,按我个人的经验它制作出的启动U盘质量相当高,甚至超越了Ubuntu下自带的工具。

3.从 Ubuntu制作启动U盘

如果你手头有一台安装完毕的 Ubuntu系统,你也可以通过启动 Startup Disk Creator这个系统自带的工具制作启动U盘。注意如果你是跨版本的制作相应的启动盘可能会存在问题,笔者曾经在Ubuntu 10.04下使用这个工具制作基于12.04 ISO的启动盘,结果启动盘无法启动电脑,花了一个晚上才搞清楚原来是跨版本引发的问题,最后切换到 Windows下的 Universal USB Installer才解决问题。

4. Ubuntu分区推荐方案

在安装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 Ubuntu桌面系统的分区方案。

要了解分区方案,先从 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说起。使用 Windows系统的用户都知道,Windows系统先有分区的存在,然后在不同的分区下创建文件目录结构。于是我们看到诸如 C:\Windows D:\Downloads之类目录,也就是说每一个目录首先是存在于某个分区的。Linux系统则相反,它首先确定有目录的存在,例如:/,/usr,/media/usb,/media/cdrom,/disk然后才确定这个目录上挂载的是哪个分区(甚至挂载的可能是CDROM, USB等外设以及ISO光盘镜像文件:类似 Windows下虚拟光驱的作用)。访问某个目录,实质上就相当于访问挂载在这个目录上的分区,外设或者光盘镜像文件。我们在上一篇博客中提到过一个系统存储重要数据的目录:/home目录,在通常的最佳实践中,可以把这个 home目录作为一个单独的挂载点,挂载一个独立分区。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系统分区如果损坏,幷不影响到/home分区所在的数据。这些数据通常非常重要,包括有你常用的软件,重要的文档以及各类软件的配置信息,反过来我们也鼓励把重要的数据存放在/home目录下,使得他们保存在系统分区以外的分区,避免因为系统的问题受损。

在重装系统,或者升级系统以后,/home分区的数据可以得到保留,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软件安装和重新配置的耗时工作。

在日常备份的工作中可以选择只备份/home分区所在的数据,避免做全盘的备份。

我自己就曾经因为在两年前安装Ubuntu 10.04的时候只分了一个分区,把/home目录下的数据和系统文件存储在了同一个分区下,导致在安装Ubuntu 12.04的时候,在没有第二个分区和第二台电脑用来备份/home目录数据的情况下,忍痛将整个系统连同/home目录里的数据全部格式化,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所以一般来说一个 Ubuntu的系统在安装之初应该有三个分区,他们分别是挂载于根目录:/, home目录:/home的两个分区以及 swap分区。swap分区是指虚拟内存的交换区,一般设置为实际内存容量的两倍大小即可。

假设你有一台500G硬盘,2G内存的PC,那么比较好的分区分配方案是:根目录所在分区分配50G左右, swap分区分配4G,剩余空间全部留给/home所在分区即可。

5.安装注意事项

在安装之前,记得备份本机重要数据。在电脑上插入启动U盘后,选择从U盘启动计算机:大多数电脑可以在出现启动画面的时候按F12选择启动媒介,此时选择U盘即可。之后一路安装 Ubuntu会比较顺利,但是以下几个地方仍然需要注意:

在 Installation type界面选择 Something else选项,这样你才有机会调整,保留现有分区以及分区上的数据,并将多个分区挂载到同一个系统的不同挂载点(上文所述的根目录和home目录)【推荐】。

选择 ext4文件系统格式作为 Linux的文件系统格式。

三个分区大小可按上个小节分配,根目录分区大小不必过大,50G至多,如果硬盘本身不大,只分配15G问题也不大。大多的数据应该存放在/home,因此/home所在分区应该足够大。

Installation type界面中 Device for boot loader installation选项列表中记得选择硬盘所在条目一般是:/dev/sda,笔者安装 12.04时因为不慎选择了 USB所在媒介:/dev/sdb导致安装完毕后只有插着USB才能启动系统,悲剧!

大致的效果图如下(忽略分区尺寸一项,随意填的)

Ⅶ u盘安装ubuntu,小编教你如何正确安装系统

很多朋友都想要学习ubuntu系统安装系统的方法,毕竟ubuntu系统安装的方法非常流行,那么到底ubuntu系统安装要怎么操作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ubuntu系统安装图文教程吧,希望大家看完之后都能够喜欢这个方法哦!更多U盘教程,尽在小白系迟坦源统官网。

U盘装ubuntu该怎么操作,身为电脑小白,想要使用U盘装ubuntu该怎么操作呢?接下来将由小编给大家带来U盘装ubuntu的相关教信旦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u盘安装ubuntu

1、从官网下载一个ubuntu10.04的镜像

2、一个大于等于1G的支持启动的U盘

3、UltraISO最新版

4、可以上网的电脑一台。

打开工具,选择启动,再选择写入硬盘映像

U盘装ubuntu图码态-1

之后弹出一个小窗,选择格式为USB-HDD+,写入主引导记录,选择USB-HDD,确定后点击格式化,注意了,点击后要格式化U盘,如果U盘的资料还需要的话,建议转移出来

安装ubuntu图-2

工具正在写入镜像,中断会导致制作失败以及U盘会损坏

U盘装ubuntu图-3

完成后点击退出,

U盘装ubuntu图-4

点击重启电脑,进入bios,相关电脑型号进Bios的启动键可以自行网络,由于每种都不一样就不一一说明了,进入后选择USB启动

ubuntu系统安装图-5

选择【install ubuntu】进入ubuntu安装菜单

U盘装ubuntu图-6

选择中文语言安装

ubuntu系统安装图-7

接下来做一些简单的设置

ubuntu安装图-8

设置时间

安装ubuntu图-9

设置键盘

U盘装ubuntu图-10

设置硬盘空间,至于怎么分配,可根据自己所需空间完成分配

ubuntu安装图-11

设置账户与密码,不设密码可以留着空白

ubuntu安装图-12

完成设置后,点击安装

安装ubuntu图-13

安装的过程中,不要中止安装,否则安装失败,需要重新再来一次

ubuntu安装图-14

安装完后重启电脑即可

安装ubuntu图-15

成功开机即可使用

ubuntu系统安装图-16

以上就是u盘安装ubuntu的全部内容,相比你已经看懂了吧,如果还有疑问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一对一客服咨询

ubuntu系统安装图-17

Ⅷ如何用U盘安装Ubuntu

要用u盘安装Ubuntu,那么首先要制作一个u盘启动盘,步骤:

①到官网下载大番薯新版本软件

②容量大于4G并且能够正常使用的u盘一个

具体步骤:

1、双击打开大番薯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在左下方窗口选择“智能模式”,然后将准备好的u盘插入电脑的usb接口,大番薯会自动识别u盘,点击“开始制作”旁下拉菜单,选择“u盘分区”栏相关进行制作的模式,如图所示:

参考教程:

在ubuntu 12.04下怎样编译极路由1s的openwrt固件

搭建编译环境

Ubuntu x64 12.04下的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subversion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sudo apt-get install flex

sudo apt-get install g++

sudo apt-get install gawk

sudo apt-get install zlib1g-dev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

当然,也可以将上面的命令合起来:

sudo apt-get install subversion git flex g++ gawk zlib1g-dev libncurses5-dev

建立工作目录及获取openwrt源码

mkdir openwrt

cd openwrt

svn co svn://svn.openwrt.org/openwrt/trunk/

trunk是openwrt的开发版,openwrt有好几个分支,要编译其它分支,sun://后的换为相应的地址即可。

建立openwrt文件夹是为了方便存放不同分支的代码,如果你不需要,可以省略“mkdir openwrt”及“cd openwrt”。

如果svn的速度慢,可以使用openwrt的第三方镜像,比如国内的openwrt中文论坛所建的镜像。

更新feed及添加package

openwrt的一些额外功能都是通过package实现的,很多个package就组成了一个feed,我们可以根据需求更新自己想要的feed的源。例如我们需要luci的web管理界面和python的支持,那么我们需要更新luci和packages的feed源:

cd trunk

./scripts/feeds update luci packages

./scripts/feeds install luci packages

当然,我们推荐更新所有feed并添加所有package

./scripts/feeds update-a

./scripts/feeds install-a

配置及编译

进入配置界面

make menuconfig

以后再次编译时,要先切换到工作目录:

cd openwrt

cd trunk

然后在次过程中选择好target system和target profile,target system需要看你路由器的cpu芯片信息,target profile是你路由器的型号。接下来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了,添加上需要的支持或去掉无用的包,按“Y”在固件中添加包按“Y”,按“N”去掉不需要的包。

要运行OH3C,必须有python-mini(lang->python->python-mini)的支持。

如果你的路由器flash空间比较紧张,可以去掉下面的包:

Kernel modules->Network Support->kmod-ppp

Network->ppp

选好后就保存配置退出开始编译了:

make-j

-j后面可以跟参数,即同时进行的任务数,比如2或4,不跟参数意为不限制同时进行的任务数,会大大减少编译的时间,特别是首次编译。

编译过程中可能不会下载一些东西,所以断网可能造成编译中断,编译所需时间与你的CPU及网速有很大关系,一般首次编译在40分钟到2小时之间不等。以后的编译一般在30分钟之内。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