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cpu(centos查看磁盘空间)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centos cpu,以及centos查看磁盘空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如何查看centos系统cpu/内存使用情况
1.在系统维护的过程中,随时可能有需要查看CPU使用率,并根据相应信息分析系统状况的需要。在CentOS中,可以通过top命令来查看CPU使用状况。运行top命令后,CPU使用状态会以全屏的方式显示,并且会处在对话的模式--用基于top的命令,可以控制显示方式等等。退出top的命令为q(在top运行中敲q键一次)。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可以直接使用top命令后,查看%MEM的内容。可以选择按进程查看或者按用户查看,如想查看oracle用户的进程内存使用情况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top-uoracle2.释义:PID:进程的IDUSER:进程所有者PR:进程的优先级别,越小越优先被执行NInice:值VIRT:进程占用的虚拟内存RES: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SHR:进程使用的共享内存S:进程的状态。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运行,Z表示僵死状态,N表示该进程优先值为负数%CPU:进程占用CPU的使用率%MEM: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和总内存的百分比TIME+:该进程启动后占用的总的CPU时间,即占用CPU使用时间的累加值。COMMAND:进程启动命令名
CentOS下查看CPU信息的详解
我们可以用/proc/cpuinfo查看CPU的信息。该文件包含系统上每个处理器的数据段落。/proc/cpuinfo描述中有6个条目适用于多内核和超线程(HT)技术检查:processor, vendor id, physical id, siblings, core id和cpu cores。
(1)processor:包括这一逻辑处理器的唯一标识符。
(2)physical id:包括每个物理封装的唯一标识符。
(3)core id:保存每个内核的唯一标识符。
(4)siblings:列出了位于相同物理封装中的逻辑处理器的数量。
(5)cpu cores:包含位于相同物理封装中的内核数量。
(6)如果处理器为英特尔处理器,则vendor id条目中的字符串是GenuineIntel。
拥有相同physical id的所有逻辑处理器共享同一个物理插座。每个physical id代表一个唯一的物理封装。Siblings表示位于这一物理封装上的逻辑处理器的数量。逻辑处理器可能支持也可能不支持超线程(HT)技术。每个core id均代表一个唯一的处理器内核。所有带有相同core id的逻辑处理器均位于同一个处理器内核上。如果有一个以上逻辑处理器拥有相同的core id和physical id,则说明系统支持超线程(HT)技术。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逻辑处理器拥有相同的physical id,但是core id不同,则说明这是一个多内核处理器。cpu cores条目也可以表示是否支持多内核。
一.i386 i586 i686之间的区别
他们指的是适用于intel i386、i586、i686兼容指令集的微处理器。一般来说,等级愈高的机器可接受较低等级的rpm文件。
i386—几乎所有的X86平台,不论是旧的pentum或者是新的pentum-IV与K7系统CPU,都可以正常工作,i指得是Intel兼容的CPU,至于386就是CPU的等级。
i586—就是586等级的计算机,包括pentum第一代MMX CPU,AMD的K5,K6系统CPU(socket7插脚)等CPU都是这个等级。
i686—pentum 2以后的Intel系统CPU及K7以后等级的CPU都属于这个686等级。
你可以透过/proc/cpuinfo这个档案查询你的CPU等级。
二.查看CPU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proc/cpuinfo这个文件来查看CPU的信息。
[root@qs-wgdb-1 proc]# more/proc/cpuinfo
processor: 0
vendor_id: GenuineIntel
cpu family: 6
model: 44
model name: Intel(R) Xeon(R) CPUE5630@ 2.53GHz
stepping: 2
cpu MHz: 2527.071
cache size: 12288 KB
physical id: 1
siblings: 8
core id: 0
cpu cores: 4
apicid: 32
fpu: yes
fpu_exception: yes
cpuid level: 11
wp: yes
flags: fpu vme de pse tsc msr pae mce cx8 apic sep mtrr pge mca cmov pat pse36 clflush dt
s acpi mmx fxsr sse sse2 ss ht tm syscall nx pdpe1gb rdtscp lm constant_tsc ida nonstop_tsc arat pni
monitor ds_cpl vmx smx est tm2 ssse3 cx16 xtpr sse4_1 sse4_2 popcnt lahf_lm
bogomips: 5054.14
clflush size: 64
cache_alignment: 64
address sizes: 40 bits physical, 48 bits virtual
power management: [8]
processor: 1
vendor_id: GenuineIntel
cpu family: 6
model: 44
model name: Intel(R) Xeon(R) CPUE5630@ 2.53GHz
stepping: 2
cpu MHz: 2527.071
cache size: 12288 KB
physical id: 0
siblings: 8
core id: 0
cpu cores: 4
apicid: 0
fpu: yes
fpu_exception: yes
cpuid level: 11
wp: yes
flags: fpu vme de pse tsc msr pae mce cx8 apic sep mtrr pge mca cmov pat pse36 clflush dt
s acpi mmx fxsr sse sse2 ss ht tm syscall nx pdpe1gb rdtscp lm constant_tsc ida nonstop_tsc arat pni
monitor ds_cpl vmx smx est tm2 ssse3 cx16 xtpr sse4_1 sse4_2 popcnt lahf_lm
bogomips: 5054.02
clflush size: 64
cache_alignment: 64
address sizes: 40 bits physical, 48 bits virtual
power management: [8]
processor: 2
vendor_id: GenuineIntel
cpu family: 6
model: 44
model name: Intel(R) Xeon(R) CPUE5630@ 2.53GHz
stepping: 2
cpu MHz: 2527.071
cache size: 12288 KB
physical id: 1
siblings: 8
core id: 1
cpu cores: 4
apicid: 34
fpu: yes
fpu_exception: yes
cpuid level: 11
wp: yes
flags: fpu vme de pse tsc msr pae mce cx8 apic sep mtrr pge mca cmov pat pse36 clflush dt
s acpi mmx fxsr sse sse2 ss ht tm syscall nx pdpe1gb rdtscp lm constant_tsc ida nonstop_tsc arat pni
monitor ds_cpl vmx smx est tm2 ssse3 cx16 xtpr sse4_1 sse4_2 popcnt lahf_lm
bogomips: 5054.04
clflush size: 64
cache_alignment: 64
address sizes: 40 bits physical, 48 bits virtual
power management: [8]
….
processor: 14
vendor_id: GenuineIntel
cpu family: 6
model: 44
model name: Intel(R) Xeon(R) CPUE5630@ 2.53GHz
stepping: 2
cpu MHz: 2527.071
cache size: 12288 KB
physical id: 1
siblings: 8
core id: 10
cpu cores: 4
apicid: 53
fpu: yes
fpu_exception: yes
cpuid level: 11
wp: yes
flags: fpu vme de pse tsc msr pae mce cx8 apic sep mtrr pge mca cmov pat pse36 clflush dts acpi mmx fxsr sse sse2 ss ht tm syscall nx pdpe1gb rdtscp lm constant_tsc ida nonstop_tsc arat pni monitor ds_cpl vmx smx est tm2 ssse3 cx16 xtpr sse4_1 sse4_2 popcnt lahf_lm
bogomips: 5054.03
clflush size: 64
cache_alignment: 64
address sizes: 40 bits physical, 48 bits virtual
power management: [8]
processor: 15
vendor_id: GenuineIntel
cpu family: 6
model: 44
model name: Intel(R) Xeon(R) CPUE5630@ 2.53GHz
stepping: 2
cpu MHz: 2527.071
cache size: 12288 KB
physical id: 0
siblings: 8
core id: 10
cpu cores: 4
apicid: 21
fpu: yes
fpu_exception: yes
cpuid level: 11
wp: yes
flags: fpu vme de pse tsc msr pae mce cx8 apic sep mtrr pge mca cmov pat pse36 clflush dts acpi mmx fxsr sse sse2 ss ht tm syscall nx pdpe1gb rdtscp lm constant_tsc ida nonstop_tsc arat pni monitor ds_cpl vmx smx est tm2 ssse3 cx16 xtpr sse4_1 sse4_2 popcnt lahf_lm
bogomips: 5053.98
clflush size: 64
cache_alignment: 64
address sizes: 40 bits physical, 48 bits virtual
power management: [8]
三.相关分析
3.1查看服务器位数
[root@qs-wgdb-1 proc]# arch
x86_64
x86_64:64位系统
X86:32位系统
3.2查看CPU是否支持64bit
[root@qs-wgdb-1 proc]# cat/proc/cpuinfo| grep flags| grep' lm'| wc-l
16
结果大于0,说明支持64bit计算. lm指long mode,支持lm则是64bit。
3.3逻辑CPU个数:
[root@qs-wgdb-1 proc]# cat/proc/cpuinfo| grep'processor'| wc-l
16
注意:这里是逻辑CPU。就是我们在cpuinfo中看到的processor.
3.4物理CPU个数:
[root@qs-wgdb-1 proc]# cat/proc/cpuinfo| grep'physical id'| sort| uniq| wc-l
2
这里指的是物理CPU,就是我们在服务器上看到的2个CPU插槽。
3.5每个物理CPU中Core的个数:
[root@qs-wgdb-1 proc]# cat/proc/cpuinfo| grep'cpu cores'| wc-l
16
3.6是否为超线程:
如果有两个逻辑CPU具有相同的”core id”,那么超线程是打开的。每个物理CPU中逻辑CPU(可能是core, threads或both)的个数.
[root@qs-wgdb-1 proc]# cat/proc/cpuinfo| grep'siblings'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siblings: 8
四.CPUID
CPUID是CPU生产厂家为识别不同类型的CPU,而为CPU制订的不同的单一的代码;不同厂家的CPU,其CPUID定义也是不同的;如“0F24”(Inter处理器)、“681H”(AMD处理器),根据这些数字代码即可判断CPU属于哪种类型,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CPUID。
由于计算机使用的是十六进制,因此CPUID也是以十六进制表示的。Inter处理器的CPUID一共包含四个数字,如“0F24”,从左至右分别表示Type(类型)、Family(系列)、Mode(型号)和Stepping(步进编号)。
从CPUID为“068X”的处理器开始,Inter另外增加了BrandID(品种标识)用来辅助应用程序识别CPU的类型,因此根据“068X”CPUID还不能正确判别Pentium和Celerom处理器。必须配合BrandID来进行细分。
AMD处理器一般分为三位,如“681”,从左至右分别表示为Family(系列)、Mode(型号)和Stepping(步进编号)。
Type(类型)
类型标识用来区别INTEL微处理器是用于由最终用户安装,还是由专业个人计算机系统集成商、服务公司或制作商安装;数字“1”标识所测试的微处理器是用于由用户安装的;数字“0”标识所测试的微处理器是用于由专业个人计算机系统集成商、服务公司或制作商安装的。我们通常使用的INTEL处理器类型标识都是“0”,“0F24”CPUID就属于这种类型。
Family(系列)
系列标识可用来确定处理器属于那一代产品。如6系列的INTEL处理器包括PentiumPro、PentiumII、PentiumIIXeon、PentiumIII和PentiumIIIXeon处理器。5系列(第五代)包括Pentium处理器和采用MMX技术的Pentium处理器。AMD的6系列实际指有K7系列CPU,有DURON和ATHION两大类。最新一代的INTELPentium4系列处理器(包括相同核心的Celerom处理器)的系列值为“F”
Mode(型号)
型号标识可用来确定处理器的制作技术以及属于该系列的第几代设计(或核心),型号与系列通常是相互配合使用的,用于确定计算机所安装的处理器是属于某系列处理器的哪种特定类型。如可确定Celerom处理器是Coppermine还是Tualutin核心;AthlonXP处理器是Paiomino还是Thorouhgbred核心。
Stepping(步进编号)
步进编号用来标识处理器的设计或制作版本,有助于控制和跟踪处理器的更改,步进还可以让最终用户更具体地识别其系统安装的处理器版本,确定微处理器的内部设计或制作特性。步进编号就好比处理器的小版本号,如CPUID为“686”和“686A”就好比WINZIP8.0和8.1的关系。步进编号和核心步进是密切联系的。如CPUID为“686”的PentiumIII处理器是cCO核心,而“686A”表示的是更新版本cD0核心。
BrandID(品种标识)
INTEL从Coppermine核心的处理器开始引入BrandID作为CPU的辅助识别手段。如我们通过BrandID可以识别出处理器究竟是Celerom还是Pentium4。
总结:
从/proc/cpuinfo这个文件,我们可以看出cpu的信息。这个有2个概念。一个是物理CPU个数和逻辑CPU个数。物理CPU就是我们在主板上卡槽看到CPU的个数。这个可以通过physical id这个进行判断。有几个不同的physical id就有几个物理CPU。至于逻辑CPU个数,我们可以通过processor来判断。这个比较简单。如果有2个物理封装的的CPU,有16个逻辑CPU。那么每个物理封装里面就有8个逻辑CPU。
CentOS中使用top命令查看CPU详细图解
CentOS是 RHEL(Red Hat Enterprise Linux)源代码再编译的产物,而且在 RHEL的基础上修正了不少已知的 Bug,相对于其他 Linux发行版,其稳定性值得信赖。
在系统维护的过程中,随时可能有需要查看 CPU使用率,并根据相应信息分析系统状况的需要。在 CentOS中,可以通过 top命令来查看 CPU使用状况。运行 top命令后,CPU使用状态会以全屏的方式显示,并且会处在对话的模式--用基于 top的命令,可以控制显示方式等等。退出 top的命令为 q(在 top运行中敲 q键一次)。
在命令行中输入“top”即可启动 top,运行后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top的全屏对话模式可分为3部分:系统信息栏、命令输入栏、进程列表栏。
第一部分--最上部的系统信息栏
第一行(top):
“00:11:04”为系统当前时刻;
“3:35”为系统启动后到现在的运作时间;
“2 users”为当前登录到系统的用户,更确切的说是登录到用户的终端数--同一个用户同一时间对系统多个终端的连接将被视为多个用户连接到系统,这里的用户数也将表现为终端的数目;
“load average”为当前系统负载的平均值,后面的三个值分别为1分钟前、5分钟前、15分钟前进程的平均数,一般的可以认为这个数值超过 CPU数目时,CPU将比较吃力的负载当前系统所包含的进程;
第二行(Tasks):
“59 total”为当前系统进程总数;
“1 running”为当前运行中的进程数;
“58 sleeping”为当前处于等待状态中的进程数;
“0 stoped”为被停止的系统进程数;
“0 zombie”为被复原的进程数;
第三行(Cpus):
分别表示了 CPU当前的使用率;
第四行(Mem):
分别表示了内存总量、当前使用量、空闲内存量、以及缓冲使用中的内存量;
第五行(Swap):
表示类别同第四行(Mem),但此处反映着交换分区(Swap)的使用情况。通常,交换分区(Swap)被频繁使用的情况,将被视作物理内存不足而造成的。
第二部分--中间部分的内部命令提示栏
top运行中可以通过 top的内部命令对进程的显示方式进行控制。内部命令如下表:
s-改变画面更新频率
l-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一行 top信息的表示
t-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二行 Tasks和第三行 Cpus信息的表示
m-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四行 Mem和第五行 Swap信息的表示
N-以 PID的大小的顺序排列表示进程列表
P-以 CPU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M-以内存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h-显示帮助
n-设置在进程列表所显示进程的数量
q-退出 top
s-改变画面更新周期
第三部分--最下部分的进程列表栏
以 PID区分的进程列表将根据所设定的画面更新时间定期的更新。通过 top内部命令可以控制此处的显示方式。
一般的,我们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对服务器进行维护,让服务器本地的终端实时的运行 top,是在服务器本地监视服务器状态的快捷便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