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虚拟网卡 Linux虚拟机手机版

今天给各位分享centos 虚拟网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Linux虚拟机手机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centos 双网卡绑定 mode哪种好些

CentOS双网卡绑定的模式一共有7种(即mode=0、1、2、3、4、5、6):

0(balance-rr模式)网卡的负载均衡模式。特点:(1)所有链路处于负载均衡状态,轮询方式往每条链路发送报文,基于per packet方式发送。服务上ping一个相同地址:1.1.1.1双网卡的两个网卡都有流量发出。负载到两条链路上,说明是基于per packet方式,进行轮询发送。(2)这模式的特点增加了带宽,同时支持容错能力,当有链路出问题,会把流量切换到正常的链路上。

1(active-backup模式)网卡的容错模式。特点:一个端口处于主状态,一个处于从状态,所有流量都在主链路上处理,从不会有任何流量。当主端口down掉时,从端口接手主状态。

2(balance-xor模式)需要交换机支持。特点:该模式将限定流量,以保证到达特定对端的流量总是从同一个接口上发出。既然目的地是通过MAC地址来决定的,因此该模式在“本地”网络配置下可以工作得很好。如果所有流量是通过单个路由器(比如“网关”型网络配置,只有一个网关时,源和目标mac都固定了,那么这个算法算出的线路就一直是同一条,那么这种模式就没有多少意义了。),那该模式就不是最好的选择。和balance-rr一样,交换机端口需要能配置为“port channel”。这模式是通过源和目标mac做hash因子来做xor算法来选路的。

3(broadcast模式)。特点: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个报文会复制两份往bond下的两个接口分别发送出去,当有对端交换机失效,我们感觉不到任何downtime,但此法过于浪费资源;不过这种模式有很好的容错机制。此模式适用于金融行业,因为他们需要高可靠性的网络,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

4(IEEE 802.3ad动态链路聚合模式)需要交换机支持。特点:802.3ad模式是IEEE标准,因此所有实现了802.3ad的对端都可以很好的互操作。802.3ad协议包括聚合的自动配置,因此只需要很少的对交换机的手动配置(要指出的是,只有某些设备才能使用802.3ad)。802.3ad标准也要求帧按顺序(一定程度上)传递,因此通常单个连接不会看到包的乱序。802.3ad也有些缺点:标准要求所有设备在聚合操作时,要在同样的速率和双工模式,而且,和除了balance-rr模式外的其它bonding负载均衡模式一样,任何连接都不能使用多于一个接口的带宽。此外,linux bonding的802.3ad实现通过对端来分发流量(通过MAC地址的XOR值),因此在“网关”型配置下,所有外出(Outgoing)流量将使用同一个设备。进入(Incoming)的流量也可能在同一个设备上终止,这依赖于对端802.3ad实现里的均衡策略。在“本地”型配置下,路两将通过 bond里的设备进行分发。

5自适应传输负载均衡模式。特点:balance-tlb模式通过对端均衡外出(outgoing)流量。既然它是根据MAC地址进行均衡,在“网关”型配置(如上文所述)下,该模式会通过单个设备来发送所有流量,然而,在“本地”型网络配置下,该模式以相对智能的方式(不是balance-xor或802.3ad模式里提及的XOR方式)来均衡多个本地网络对端,因此那些数字不幸的MAC地址(比如XOR得到同样值)不会聚集到同一个接口上。

不像802.3ad,该模式的接口可以有不同的速率,而且不需要特别的交换机配置。不利的一面在于,该模式下所有进入的(incoming)流量会到达同一个接口;该模式要求slave接口的网络设备驱动有某种ethtool支持;而且ARP监控不可用。

6网卡虚拟化方式。特点:该模式包含了balance-tlb模式,同时加上针对IPV4流量的接收负载均衡(receive load balance, rlb),而且不需要任何switch(交换机)的支持。接收负载均衡是通过ARP协商实现的。bonding驱动截获本机发送的ARP应答,并把源硬件地址改写为bond中某个slave的唯一硬件地址,从而使得不同的对端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进行通信。所有端口都会收到对端的arp请求报文,回复arp回时,bond驱动模块会截获所发的arp回复报文,根据算法算到相应端口,这时会把arp回复报文的源mac,send源mac都改成相应端口mac。从抓包情况分析回复报文是第一个从端口1发,第二个从端口2发。以此类推。

具体选择哪种要根据自己需要和交换机情况定,一般Mode=0和Mode=1比较常见;Mode=6负载均衡方式,两块网卡都工作,不需要交换机支持,也常用

虚拟机安装centos 7 怎么配置网络

方法/步骤

1

宿主机的虚拟网关VMnet8的IP设置为自动获取。具体步骤为:右击点“属性”,然后选择IPV4那行,点击“属性",更改成自动获取。

2

同理,修改“本地连接”也为自动获取

3

“虚拟机”-“设置”,网络适配器选为NAT

4

“编辑”-“虚拟网络编辑器”选中VMnet8,点选NAT(与虚拟机共享主机IP地址),把DHCP勾上(那两个框都勾上)。

点击“应用”。

5

开启宿主机(windows7)中的VMware DHCP Service和VMware NAT Service服务。写个脚本省事儿。

6

运行后如图

7

再写个Linux脚本,如图

8

运行后如图,

这个脚本作用为:

关闭NetworkManager(service NetworkManager stop),重启network(service network restart),再启动

NetworkManager(service NetworkManager start)。【因为NetworkManager会对network重启造成影响,所以先关闭它,最后

这服务不启动也有影响,所以最后再启动它】

9

最后测试网络连通情况

centos网络连接不了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win8系统VMware中CentOS6.5网络连接不上主要原因:【eth0文件配置了不正确的地址】

正确配置方法如下:

1.确保虚拟网卡(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是开启的,然后在win8系统的命令行里输

入“ipconfig”,找到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的ipv4地址例如:192.168.78.1)

2.查看虚拟机中CentOS的网络配置是否为NAT

3.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prits/eth0文件

BROADCAST的IP值要和VMNET8中的ip保持一致且最后一位必须为255

IPADDR的IP值要和VMNET8中的ip保持一致且最后一位必须为1~255的任意值

GETWAY的IP值要和VMNET8中的ip保持一致且最后一位为2

4.配置完毕后,请输入命令“service network restart”来重启网络服务。

5.通过“ping”命令看是否已经可以联网。

二:Centos默认不会建立本地连接,至少在虚拟机里是这样,自己新建一个就行了:

1.cd/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2.vi ifcfg-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dhcp

ONBOOT=yes

NM_CONTROLLED=yes

保存退出。

3.重启网络

三:连接外网的情况:

1、要确定虚拟机有IP且和物理机处于同一网段

2、ping物理机的虚拟网卡可以ping通

3、虚拟机的连接模式选择为host only(仅主机模式)更易连通

当然,你的物理机肯定必须要联网的

阅读剩余
THE END